今天小編要帶大家來拜訪內壢一間頗有名氣的福德正神,不僅歷史悠久,香火鼎盛,信徒也眾多,每年過年期間,更是擠得水洩不通,到底是哪一間福德宮這麼有魅力呢?讓我帶大家一同前往探個究竟吧
↑福海宮大門處
↑早年原名為眾所皆知的福德宮
↑一樓正殿主神供奉土地公公與土地婆婆
↑二樓供奉天上聖母、觀音菩薩、註生娘娘及三太子
↑天花板精美繪畫
↑周邊二十四孝壁畫
福海宮歷史沿革
民國38年間,楊里長金日,發起慈心,邀眾商議,往桃園景福宮,公營福德正神分靈本址,募資興建福德祠,永遠供奉,決議由地方善男信女樂捐興建,歷時兩月落成,總工程費約舊台幣六十餘萬元;該祠用地,則由古、洪先生捐款。同時由數名地方紳士等出資恭塑土地公土地婆神像各一尊,供眾信眾參拜,祈佑地方安寧,神靈顯赫,其後由於香火鼎盛一時,信眾眾多,不勝擁擠,劉里長萬睿鑑及此情,遂於民國四十八年秋,發起籌建拜亭一座,消解眾信奉祀之擁擠。
民國五十七年(1968),劉里長興城率眾前往恭迎北港朝天宮、麥寮拱範宮 、彰化南瑤宮 天上聖母各一尊,分靈本地奉祀此後,前建拜亭,又不敷眾善信奉祀,迨民國六十年(1971)仲夏,呂金色議員發起將歐阿林先生捐建的四支柱原址,改建鋼筋大拜亭一座,以足供眾善信參拜。
民國六十三年,劉萬海先生等建議,集眾商議興建廟宇一座,永遠奉祀天上聖母,楊光福先生即邀請地方人士,商討成立籌建委員會,會中公推邱垂枝先生等人分別擔任常務委員及監察委員等職,負責籌募,承蒙地方名流、殷商善信、慷慨捐輸,得於當年(歲次甲寅)農曆六月初六日,順利興工重建。歷時兩月,兩宮粗成,隨後,並決議雕刻觀音菩薩、天上聖母、註生娘娘等各神像一尊。是年九月初六日,恭迎諸聖神安座於福海宮(二樓),福德正神亦同時迎進福德宮安座(一樓)。
民國八十七年舉行落成大典,宮貌煥然一新,為當地心靈寄託指標。一樓福德宮主祀福德正神、附祀五穀神農。二樓福海宮主祀天上聖母,附祀觀音菩薩、註生娘娘,登龕安座。
民國九十三年福海宮香火鼎盛,神昭顯績,護國祐民,每逢佳節信士眾多,原有場地不敷使用,適逢福海宮周邊民房有意讓出。劉守榮先生當選本宮第四屆主任委員積極展開促成,蒙各委員及眾信士鼎力支持,踴躍捐款,共襄盛舉,新辦公室讓渡成功,每年春節前後,進行施粥,中元普渡之白米,皆送給當地低收入戶及身心障礙之學生。